自然資源部答復全國政協委員: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的有關問題
發布時間:2021-09-07 來源:礦山環境地質服務平臺
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1617號提案答復的函
王志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以先進技術推進生態修復,建設美麗中國的提案》收悉。該提案為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提案由我部會同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相關背景情況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不斷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加快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濕地和河湖保護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海洋生態修復、礦山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等重大工程,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由于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的歷史欠賬多、問題積累多、現實矛盾多,目前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仍存在科學性和系統性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不強、多元化投入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
二、我部主要考慮
生態保護修復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我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認真履行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積極開展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試點、國土綜合整治、礦山生態修復、海洋生態修復等工作,持續完善生態修復政策制度,研究制定技術標準規范,增強生態保護修復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效性,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三、已經開展的工作及下一步安排
(一)科學編制生態修復規劃。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將山水林田湖草沙作為有機整體進行研究,從自然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演替規律出發,制定綜合性的保護和修復措施,著力解決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割裂保護、單項修復的問題。目前,我部正在牽頭編制長江重點生態區、黃河重點生態區、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同時,我部加強對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印發《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技術規程(試行)》,為各地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提供技術指導,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修改完善相關專項建設規劃,繼續指導各地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
(二)構建生態修復技術標準體系。自然資源部注重加強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標準體系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方案編制規程、驗收規范、成效評估規范,出臺了《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劃(通則)》《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試行)》《紅樹林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等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標準規范,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管理,切實提高重大工程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效性。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的研究和制定,不斷完善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標準體系。
(三)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指導試點城市加強“無廢城市”建設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成效。試點期間,生態環境部建立“無廢城市”技術推廣平臺,發布先進適用技術74項,其中8項技術在試點城市落地。試點城市自行篩選應用110余項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技術,探索形成了“廢棄礦山”到“金山銀山”的生態修復模式和利用固體廢物開展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與多元化發展的模式。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依托“無廢城市”建設,加強與項目承擔單位的成果交流和聯合研究,繼續指導地方推廣“以廢治廢”等生態修復模式。
(四)建立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生態環境部通過線上咨詢與線下服務互動、公益支持與市場機制結合、開放共享與供需對接統籌的方式,加快污染防治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平臺根據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熱點需求,發布有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重大活動信息,通過多媒體方式展示成熟度高的技術、技術應用、綜合性生態環境治理的典型案例,并及時發布相關技術需求信息等。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依托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指導地方繼續加強先進技術應用,提升研究成果對生態修復與資源利用的科技支撐。
(五)建立市場化投入機制。2019年以來,我部陸續出臺了《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對社會資本參與相關領域生態修復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支持政策;同時發布了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成功典型案例,為各地探索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提供了經驗借鑒。目前,我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有關意見,擬通過創新自然資源領域激勵政策,進一步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生態保護修復。下一步,待有關意見出臺后,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貫徹落實工作,不斷完善生態修復市場化投入機制。
(六)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拓寬生態保護修復等生態文明建設市場化投入渠道,構建市場化的投融資體系,緩解政府和社會主體資金投入不足問題,2020年,財政部出資100億元,引導相關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主要投資于包括生態修復在內的綠色發展相關領域?;鸢凑帐袌龌瓌t運作,符合條件的生態修復項目和生態修復技術企業可積極與基金對接,爭取基金市場化投融資支持。
感謝您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自然資源部
2021年8月19日
聯系部門: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
聯系電話:0571-87790833 手機號碼:13325712221 Email:wzchlawyer@sina.com 網址:www.zjmining.com
浙江礦業網 Copyright ? 2007-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本站任何信息 浙ICP備:15046860號-1 技術支持:飛色網絡